8月29日,第二十八屆成都國際汽車展覽會拉開帷幕,本屆展會規模達22萬平方米,近120個汽車品牌攜超1600輛展車齊聚一堂。
在首日媒體日期間,一共舉辦了61場新車發布會,首發車型多達70款。作為下半年車市的重要風向標,成都車展宛如一扇窗口,讓人們得以窺探中國汽車產業的變革浪潮,也折射出了中國車市發展的新生態。
自主品牌強勢崛起,重塑市場格局
本屆成都車展上,自主品牌以“包館”的形式展現了強大實力。比亞迪、長安、奇瑞等頭部車企紛紛占據核心展館,比亞迪旗下方程豹、騰勢、仰望齊聚9號館,還設置“天神之眼”輔助駕駛和“兆瓦閃充”技術展示區,全方位展示技術成果;長安汽車集團攜長安、長安馬自達、長安啟源、阿維塔、深藍集體登場,在10號館展示旗下五大品牌的多元布局;奇瑞集團攜旗下奇瑞、星途、捷途、iCAR品牌同聚5號館,共有31款重磅車型參展,涵蓋從都市SUV到硬派越野等各類細分市場車型。
從銷量數據來看,1-7月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達1087.3萬輛,同比增長24.4%,占比升至68.6% 。這表明自主品牌已憑借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,成功突破以往的性價比局限。自主品牌在核心技術如電池技術、智能駕駛算法等方面的突破,使其產品競爭力大幅提升,逐漸改寫由外資品牌主導的市場格局,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核心力量。
嵐圖汽車帶來“智駕新突破”,搭載華為乾崑智駕與鴻蒙智能座艙的嵐圖追光L首發亮相,2026款嵐圖夢想家同步開啟預售;以“全球超豪華SUV新旗艦”之姿開啟預售,“浩瀚超級電混”系統的搭載,讓中國品牌沖擊高端豪華市場的技術底氣肉眼可見。MG則帶來了行業級的技術突破,搭載全球首發量產半固態電池的全新MG4正式上市,這一動作不僅是MG品牌的里程碑,更預示著汽車電池技術路線將迎來關鍵轉折。
此外,紅旗、吉利、領克、智己、極狐、奕派、廣汽傳祺、埃安、昊鉑、江汽、榮威、上汽大通、五菱、212等自主品牌均亮出全面上攻的產品矩陣,從續航能力到安全性能,從智能座艙到核心技術,中國自主品牌已成為全球電動智能化浪潮中不可忽視的引領者,曾經由外資品牌主導的豪華車市場標準,正被中國汽車徹底改寫。
新勢力競逐,加速技術平權進程
新能源新勢力品牌在車展上集體爆發,也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。鴻蒙智行五大品牌矩陣亮相,展示了多款新車,覆蓋不同價位區間,為消費者提供豐富選擇;小米汽車攜明星車型參展;蔚來旗下樂道、螢火蟲等年輕品牌也以獨特設計和硬核技術嶄露頭角。
曾經作為高端配置的“超快充、大電池、長續航”,已成為智能電動車的基礎配置。智能駕駛、智慧座艙等領域的技術門檻也在不斷降低。各汽車品牌之間的激烈競爭,促使技術快速迭代,推動行業邁向更智能、便捷的出行新階段。小鵬P7全新改款后采用星艦設計語言,搭載智能扭矩分配、AI溫控系統等前沿技術,提升整車性能;蔚來第三代ES8憑借全面升級的性能與配置,沖擊高端純電SUV市場;理想i8聚焦家庭用戶,以“超長續航、超低能耗、超快充電”滿足家庭出行需求。這種競爭帶來的技術平權,讓更多消費者能夠享受到先進技術帶來的優質出行體驗,加速了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進程。
合資與豪華品牌本土化加速,應對市場變革
面對中國汽車市場電動化與智能化的深刻變革,合資與傳統豪華品牌紛紛加速本土化布局。奔馳以“油電雙行”陣容參展,展示多款不同動力類型車型,全新純電CLA的亮相體現對中國市場需求的積極響應;寶馬集團攜旗下多品牌展示強大產品實力,包括M家族“性能猛獸”和X家族新車型;一汽奧迪展出PPE豪華純電平臺與PPC豪華燃油智能平臺,上汽奧迪E5 Sportback則從研發源頭針對中國用戶需求打造。
沃爾沃全新XC70在成都全球首發后于車展亮相,將品牌安全基因與中國領先的電氣化、智能化技術融合。別克推出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“至境”,福特全球首款智電趣野全地形SUV烈馬新能源迎來全球首秀。廣汽豐田、廣汽本田、一汽豐田等也帶了多款純電動和混動產品亮相。
smart則重磅發布了EHD超級電混技術,并展示了首款搭載該技術的smart精靈#5。同時推出全新smart#1 BRABUS性能版,進一步鞏固其在電動性能細分市場的領先地位。全新電動MINI JCW蒙特卡洛之夜60周年紀念版等也閃耀亮相。
這些品牌通過技術引進、產品定制以及與本土供應商合作等方式,努力適應中國市場的快速變化。本土化已成為它們在中國市場長期發展的關鍵戰略,通過深入了解中國消費者需求,在產品設計、技術配置、營銷服務等方面進行針對性優化,以重新贏得市場份額。這場日益深入的本土化競賽,不僅推動中國汽車市場走向多元與成熟,更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提供了寶貴的“中國樣本”。
車展背后的行業隱憂與思考
在車展熱鬧非凡的背后,也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。部分超豪華品牌如保時捷、勞斯萊斯等集體缺席,反映出豪華車市場競爭加劇,銷量下滑以及參展投入產出比不佳等問題。同時,市場競爭激烈導致部分車企出現低效內卷現象,如一些品牌在車展上發布新顏色、新涂裝等小改動信息,難以吸引消費者關注,造成資源浪費。
從行業整體來看,盡管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,但在技術標準統一、充電基礎設施完善等方面仍需加強。智能駕駛技術雖然取得進展,但在法律法規、安全可靠性等方面還面臨諸多挑戰。此外,隨著市場競爭加劇,車企在追求技術創新與產品差異化的同時,也需注重成本控制與質量提升,以實現可持續發展。
2025年成都車展呈現了汽車行業蓬勃發展與深刻變革的景象。自主品牌崛起、新勢力創新、合資與豪華品牌轉型,共同推動著行業向電動化、智能化、網聯化方向邁進。然而,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與問題,需要車企、政府和相關機構共同努力,通過加強技術研發合作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、優化市場競爭環境等措施,實現汽車產業的高質量、可持續發展,為消費者帶來更加優質、智能、綠色的出行體驗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