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開局以來,長安福特的銷量數據如同一張持續下滑的曲線圖,揭示了這家美系合資品牌的嚴峻挑戰。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數據顯示,4月長安福特單月銷量僅12734臺,同比下滑31.58%;1-4月累計銷量60502臺,同比下滑18.48%。值得注意的是,從2025年1月份開始,這已是其連續第四個月銷量負增長。
燃油車獨木難支,電動化亟待破局和提升
應該說,長安福特的銷量之所以下滑,應該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。一方面、長安福特當前的銷量幾乎主要依賴蒙迪歐和銳界等兩款燃油車型。
這兩款車型憑借商務屬性與“油車情懷”在國內車市,目前具有相對不錯的表現,但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,顯然面對不小的壓力。
事實上,這不僅是長安福特面臨的問題,也是很多主流合資品牌在國內車市普遍面臨的問題。
長安福特4月銷量下滑三成多
另一方面、長安福特在電動化方面,需要破局和提升。此前,其推出的福特電馬和銳際新能源,目前的銷量表現并不出彩,在品牌總銷量中占比也偏低。
相比之下,國內主流自主品牌已通過價格下探和技術迭代,將新能源車滲透率不斷推高,對燃油車市場造成較大的沖擊。
此外,長安福特在智能化領域的表現,或許也對其銷量造成一定的影響。SYNC+2.0系統雖然不乏看點,但是生態擴展不足,芯片迭代相對滯后于自主品牌的8295芯片等。
福特電馬
電動化以及智能化等,或成長安福特破局關鍵?
應該說,福特的電動化戰略,在“本土化不足”方面,可能需要更下功夫。其押注的電動野馬和F系皮卡在美國市場表現亮眼,但在中國卻因定價過高(30萬級)與場景錯位(缺乏家用屬性)等,遭遇一定的挫折。
例如,電動野馬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表現,遠低于美國市場的表現。這或許在一定程度上,暴露出福特對中國市場變化進行調整的相對滯后性。
事實上,長安汽車自身的新能源布局(如深藍、阿維塔)已初見成效,而長安福特卻并沒有在電動化方面有過多出彩的表現,讓人感到頗為惋惜。
福特電馬
不得不說,如今銷量崩承壓,或許在一定程度上,也讓長安福特承受了更大的壓力。過去數年,其銷量從百萬量級驟降至如今的局面。
對于長安福特而言,若要扭轉頹勢,或許需在電動化與智能化領域實現“中國定制”。一方面,可借力長安汽車在新能源技術和供應鏈上的積累,推出價格親民、續航扎實的車型;另一方面,或許需擺脫對福特全球戰略的依賴,針對中國市場開發專屬智能座艙與駕駛輔助系統。
此外,調整定價策略、重塑渠道服務體系,亦是重獲消費者信任的關鍵。我認為,對于長安福特而言,目前雖然面臨較大的市場挑戰,但是并非沒有機會。
蒙迪歐
本文結語:
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布的數據顯示,從2025年月份開始,截止到2025年4月份,長安福特的銷量已經連續四個月下滑。
從一定意義上,長安福特如今面臨的局面,可以說是傳統合資品牌在新能源浪潮中生存調整縮影。
未來,如果長安福特加速本土化創新以及電動化進程,或許將會改變目前所面臨的局面。應該說,長安福特具有這樣的實力。
蒙迪歐
此前,福特中國CEO吳勝波曾言:“剛出手術室,還在ICU躺著”。這一次,長安福特能否真正“康復”,或許取決于其能否在電動化賽道上等找到屬于自己的“救命藥方”。
在此,我們希望長安福特能夠加速電動化進程等,針對中國用戶開發出更具有競爭力的產品,從而獲得更好的市場發展前景和銷量。